日前,復旦兒科安徽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肺動脈高壓專病門診正式開診,據介紹,這也是安徽省首個兒童肺動脈高壓專病門診。該門診是對肺動脈高壓患兒診斷、評估、治療及隨訪的專病門診,為肺動脈高壓患兒制定全面、系統、規范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和監護計劃。
肺動脈高壓發病率為5-10/百萬人/年,未經治療的中位生存期僅2.8年,堪稱“心血管系統的癌癥”。其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右心功能不全相關癥狀,常為勞累后誘發,表現為疲勞、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和暈厥等。由于缺氧,患者的嘴唇和手指可呈現藍紫色,因此肺動脈高壓患者也被稱為“藍嘴唇”。
“肺動脈高壓病因復雜,實際涵蓋了上百種疾病,很常見但易被忽視。”復旦兒科安徽醫院兒童心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劉桂棟介紹,很多臨床常見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結締組織病、心臟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間質纖維化、睡眠呼吸暫停、肺血栓栓塞、溶血性貧血,甚至門脈高壓、艾滋病毒感染等均可導致肺動脈壓力增高。
據了解,我國肺動脈高壓患者平均確診年限為2.2年。肺動脈高壓患者初步篩查大致都是通過超聲心動圖,右心導管檢查是確診肺動脈高壓的金標準。另外,心電圖,胸部X線,肺功能和動脈血氣分析,核素肺通氣/灌注顯像,胸部CT,肺動脈造影,心血管磁共振,血液學檢查,腹部超聲,急性血管擴張實驗等相關檢查可以幫助評估病情的輕重緩急,從而指導后期患者用藥及手術。
研究表明,在既往缺乏靶向藥物治療的時代,特發的肺動脈高壓生存期僅為2.8年,未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1年、2年、3年、4年的生存率僅為45%、34%、29%、29%。但目前隨著診治水平不斷提升,更多靶向藥物的出現以及手術治療的完善,目前特發的肺高壓病人1、3年生存率能達到92.1%、75.1%。所以肺高壓的患者應積極規范就診。
據介紹,該門診預約掛號,可關注該院官方微信公眾號,選擇望江路院區的心血管外科門診→肺動脈高壓門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通訊員 江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