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彭來線運行溫度17度,在線監測裝置運行正常。”3月7日上午9點,在位于合肥市瑤海區的裕溪路地下電纜隧道,國網合肥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員工袁大玲和胡燕等對運行高壓電纜進行春季特巡。畢業上崗時間不長,但是她們已成為電纜“專家”,是全省38位從事電纜運檢專業中“唯二”女性,承擔著重要職責。
袁大玲(左二)、胡燕(右二)和同事們在一起
當日上午,袁大玲和胡燕來到位于裕溪路旁一處不起眼的入口,順著狹窄的樓梯盤旋數周就來到了裕溪路電纜隧道內部。高壓電纜整齊地布置于墻壁兩旁的金屬構架上,一眼望不到頭。由于這里位于地下12米深處,相對于地面上來說有些潮濕陰冷,并散發出陣陣泥土霉味。雖然環境讓人感覺不適,但她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我們也愛美,也希望每天穿的很漂亮來上班。但是由于工作性質原因,每天只能穿著灰色的工作服、頭戴著安全帽。”袁大玲笑著說道,她們感覺和男同事們已經成“哥們”了。
工作負責人簡單的開工會后,當日工作立刻開展,她們兩人一組分頭推進特巡工作。袁大玲和胡燕兩位負責紅外測溫工作。熟練地操作著儀器,她們沿著通道逐個查看著電纜運行溫度,初步分析討論并記錄。“從安全運行角度出發,我們一定會嚴格把關,不放過任何一處隱患。”袁大玲說。
據了解,合肥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負責運維全市高壓電纜506.5千米,約占全省在運行高壓電纜長度的58%。這些供電“動脈”平穩運行對于千家萬戶來說至關重要。正常情況下,袁大玲她們需要每個月完成一輪次巡視工作,而在迎峰度夏、度冬或是春、秋檢修等關鍵期間巡視頻次會進一步加密。
近2個小時的巡視結束后,袁大玲和胡燕一刻也不歇著,跟隨著其他同事駕車來到位于合肥市宿松路的高架建設現場。拿起電纜走向圖,袁大玲和胡燕立刻轉變工作節奏,向施工單位負責人進行安全交底:“這里的地下電纜是220千伏常錦雙線,它的基本走向是這樣的,咱們施工一定要保持足夠安全距離,如果有疑問您請隨時聯系我。”
據介紹,隨著城市建設持續推進,每天涉及到高壓電纜的建設項目就多達20個以上。因此,需要電纜運維工作人員全面掌握施工進度、范圍和內容,提前與建設施工方協調溝通,保證建設和城市平穩供電“雙贏”。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是一帆風順。據袁大玲介紹,在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力專業中,偶爾也會遇到一些建設施工方人員有偏見,覺得她們吃不了苦、專業上也不夠權威。但是,一來二去的合作下,她們不僅專業過硬,同時相對于男性更加耐心和仔細,獲得了建設方的一致肯定。
2018年、2020年,袁大玲和胡燕分別自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來到合肥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工作。轉眼之間,當年的“小白”已經迅速成長為全省電纜“專家”。
電纜運維人員需要長期輾轉于全市各地進行巡視、對接工作,在迎峰度夏等關鍵保電期間甚至不分假期周末、黑夜白天、平均每天長達8個小時以上在外工作。對于男性來說戶外工作還較為方便,但是對于袁大玲她們這些女性來說,一方面既要克服戶外的種種不便,同時還要面對著酷暑嚴寒環境。但是她們始終保持著熱情、對專業的執著,值守一線。
“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在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力專業中也撐起了‘半邊天’。”袁大玲和胡燕驕傲的說,她們一定更加努力,在工作中繼續努力堅守,和男同胞們共同守護萬家燈火。
(李巖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