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安徽省通過社保業務“就近辦”“打包辦”“靜默辦”“掌上辦”的方式,著力打造15分鐘社保服務圈。
2月27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人社部門已與建設銀行等7家銀行簽訂社銀合作協議,基本實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等25項服務事項在合作銀行落地,實現“就近辦”。
社銀合作“就近辦”
上周,在合肥工作的李先生不慎遺失了自己的社保卡,可是他馬上要去醫院住院使用社保卡。通過撥打市長熱線后,李先生被告知,目前合肥市的十余家銀行有600多個即制卡網點,為市民提供制卡、換卡服務。
隨后,李先生打開“合肥人社”微信公眾號,點擊“人社服務-即制卡網點”,非常方便地找到了離家最近的銀行網點。
以往辦理這項業務需要在固定的經辦窗口領取社保卡并激活賬戶,如今只需要打開手機,就可以在最近的銀行網點辦理了,大大節約了時間和交通成本。截至去年年底,合肥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數達756.21萬人。
開展社銀合作“就近辦”,安徽省以滿足參保人員“就近辦理”需求為出發點,充分利用銀行網點分布廣的優勢推進便民服務,拓寬社保業務辦理渠道,延伸服務鏈條。
目前,已與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徽商銀行等7家銀行簽訂社銀合作協議,基本實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及社保卡管理等25項服務事項在合作銀行落地。全省上線“就近辦”服務的銀行網點已有2400余家,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此外,安徽省還拓展“掌上辦”。通過“安徽人社”微信公眾號、皖事通APP及政務服務平臺等渠道,開通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跨制度轉移、退休人員更換社保卡同步變更養老金發放賬號等服務事項,參保人員足不出戶即可辦理。
“打包辦”好“一件事”
關聯事項“打包辦”、高頻事項“提速辦”、所有事項“簡便辦”……近年來,安徽省圍繞解決好群眾和企業在人社領域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構建“一次辦好”的新機制。
按照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結果關聯的整合標準,合肥市人社部門將與企業招用員工、企業與員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創業、職工退休、申領工亡人員有關待遇、退休人員過世、申領社會保障卡等事項相關聯的服務事項,打包成企業群眾眼里的“一件事”。
打包之前,企業群眾在辦理這些“一件事”的時候,需要跑多次,到多個大廳、多個窗口排隊,提交多份材料。打包之后,辦理“一件事”只需通過“一個窗口”或“一個平臺”,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辦理。同時,還設置“一件事”專項服務窗口,為企業群眾線下打包辦理“一件事”提供“一窗通辦”。
“通過一件事一次辦的方式,提高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合肥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安徽省還開展“靜默辦”。通過數據比對來完成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盡可能減少對退休人員的打擾。
據介紹,安徽省將繼續拓展社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擴大銀行網點覆蓋面和服務事項;進一步擴大部門間共享數據來源,將更多社保辦事事項向智能設備端遷移,實現社保服務7×24小時“不打烊”。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