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臨河科創小鎮 記者 郭如琦 李予 攝
在長三角的“科創舞臺”上,合肥正盡展開放姿態。
日前,在肥舉行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作交流會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正式揭牌,該平臺將進一步加強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加速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賦能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一體化建設。
全面融入長三角后,作為“旁聽生”轉為“正式生”的合肥,何以能夠主導運行這一長三角綜合性平臺?其背后有何意義?
促進成果轉化
合肥“跑”得夠快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創新成為發展第一動力”的關鍵一環。過去一年,合肥在科技成果轉化上頻出管用“新招”,跑出了新速度。
據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合肥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以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為代表的千億級國有基金“叢林”,以科技成果轉化專班、產業鏈專班為抓手的服務保障機制,打造“‘科里科氣’科創薈”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品牌,全鏈條支持創新驅動發展。
招數管用,成果也顯而易見。數據顯示,去年專班對接捕捉高校院所等可轉化科技成果1129項,推動新成立科創企業220戶;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34戶,總數達6412戶、實現兩年翻番;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236戶。“可以說,對于科技成果轉化,合肥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打法’。”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G60科創走廊
合肥“融”得夠深
近年來,合肥緊緊圍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推進園區建設、加強人才招引、加大金融合作、推進要素流動等方面,積極開展G60科創走廊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園區建設方面,G60科創走廊物聯網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已落地項目總投資額15億元,與中國科大長三角科技戰略前沿研究中心合作共建長三角科技戰略研究院。生物醫藥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成功簽約項目10個,其中30億元以上項目2個。環境產業合作示范園成立細分產業專委會與實驗室,常態化舉辦院士峰會等高端會議。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在冊企業數量40余家,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合肥廬陽大數據產業園獲批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合肥長臨河科創小鎮獲批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合肥蜀山經濟開發區、廬陽區雙創果園獲批產融結合示范園區。
“人才招引上,合肥舉辦了長三角人力資源高質量協同發展研討會暨長三角人力資源協會聯盟第二屆峰會。”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說,合肥還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共同簽訂《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人才服務工作交流合作框架協議》,發布了高層次緊缺人才需求近1.5萬個,征集各地博士后校企(地)合作項目13個。
據悉,合肥還出資1億元共建了科技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子基金,并于去年獲批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通過發揮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安徽基地、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合肥分中心、G60科創走廊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合肥市引導培育企業上市掛牌。
全面走出去
讓更多成果在肥轉化
G60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的建立,對合肥而言有哪些意義?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合肥的科創戰略是全面“走出去”,在“由內向外”上下功夫。中心的建立,將推動合肥對外聯合大學大院大所,加快建設更多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吸引更多科技成果來肥轉化。
“從全國意義看,中心的成立是探索有組織的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招式’。”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在G60聯席辦的牽頭協調與指導下,聯合G60城市共同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建立科技成果項目發現、挖掘、策劃、轉化和服務工作機制,通過舉辦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和雙需對接等活動,加快G60城市科技成果轉化資源要素對接,促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跨區域成果加快落地轉化,打造跨區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合肥是創新高地,擁有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合工大等一批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國家實驗室首批首掛,大科學裝置集聚,科研實力雄厚。”長三角G60聯席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把中心作為構建G60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重要內容,聚力整合已經成立的基地、基金、中心等載體資源,體系化、有效性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同時,依托網上技術交易市場等專業力量,今年希望在跨區域技術市場互聯互通,特別是數據聯通、規則統一方面取得突破。
·記者 葛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