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亳州市譙城區黨群服務中心里,20余位老人正跟隨著全國人大代表、華佗五禽戲第58代傳人陳靜學習五禽戲的“一招一式”。今年全國兩會將至,數十年立志傳承五禽戲的陳靜將“再出發”,希望加大力度推廣校園五禽戲,同時在制定數字經濟促進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帶去了自己的建議。
“五禽戲”應走入校園
“科學測試結果證明,長期習練校園五禽戲能夠有效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促進生長發育。”陳靜表示,校園五禽戲是在傳統五禽戲的基礎上,取其清華,去其糟粕,動作注重五禽的秉性特征,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奔放、熊之沉穩、猿之靈敏、鳥之恬靜,并針對青少年群體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具有好動、好奇的特點,動作的編排簡單易學、左右對稱、循序漸進,易與普及。
在陳靜看來,久練“校園五禽戲”可提高青少年人體機能,提高神經和肌肉之間協調能力,促進骨密度增加,改善心肺功能,增強人體平衡能力,促進了神經發育和左右大腦平衡功能 。即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又提高青少年身心素質,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陳靜表示, “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比比皆是,精神狀態過于羸弱,健康體質堪憂。推廣傳統體育項目校園五禽戲(操),豐富校園體育內容,提升青少年體質,十分必要。
陳靜建議,教育部門結合實際,合理制定“校園五禽戲”推廣實施方案,把“校園五禽戲”列入中小學體育課程,進一步豐富中小學體育教育內容。教育、體育部門聯合制定校園五禽戲課程教材,面向全國中小學進行推廣。培養一批“校園五禽戲”教師隊伍,并組織實施推廣。
完善法律保護數字經濟
在推廣五禽戲的同時,陳靜近年來還關注數字經濟。在陳靜看來,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的出現和深化應用,影響當代經濟活動的生產要素和生產關系發生了變化。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成為新的生產要素,而以共享經濟、眾包、網絡協同為代表的生產活動重構了新的生產關系,這些因素的變化催生了數字經濟的誕生。
而制定統一的《數字經濟促進法》,是我國數字經濟多元立法的體系化需要,是全方位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需要。在切實保障數據安全和權益安全的同時,助推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
同時陳靜也建議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法,她表示營商環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關系到市場主體活力能否充分釋放,更是影響經濟發展活力和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而法治是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靜認為,要持續打造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對于民營企業,要進一步放開競爭準入門檻,包括融資條件,享有的公共服務,稅費負擔等方面。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放寬準入門檻,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配合事中事后監管和優化服務改革,著力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