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為期40天的春運收官,2月16日記者獲悉,截至2月15日,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6758.5萬人次,其中合肥直屬站客發450.1萬人次。全省高速公路出口總流量5394萬輛。
合肥鐵路發送旅客450萬人次
記者從合肥站了解到,今年春運期間,合肥直屬站客發450.1萬(合肥南298.0萬),日均11.3萬人(合肥南7.4萬人),同比增幅13.0%,較2019年恢復89.2%。今年春運客流主要以省內短途和長三角、滬杭甬地區為主,江浙滬皖客流占到合肥鐵路樞紐總體客發的76%,其他省市客流較大的依次為湖北、北京、河南、廣東、山東。
春運期間合肥直屬站合計開行列車386.5對,其中春運增開列車93對(合肥站35.5對,合肥南57.5對),合肥南夜間車(0點至5點)共計30趟。大大方便了廣大旅客出行,節省旅客的時間。
今年春運,去往全國24個省會城市(含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都有從合肥出發的列車直達,新增了去往黃岡、九江、吉安、贛州、河源、惠州、東莞等7個地級市和宿松、潛山、太湖等18個縣級市的直達高鐵。
返校返崗等客流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節前15天,滬寧杭地區客流出行最為集中;京滬、京港、徐蘭、滬昆、鄭阜高鐵等直通長大干線以及滬寧城際、寧杭高鐵、合杭高鐵等管內高鐵線路迎近3年最大客流;1月17日至19日連續3天,長三角鐵路客發人數接連突破180萬大關,上海、南京、合肥、杭州、溫州、寧波等地火車站提前啟動大客流應急預案,保障旅客出行。今年春運,受優化調整防疫政策、新線引流等諸多利好因素影響,上海局集團實際客發人數恢復到2019年同期逾九成水平,好于全國鐵路平均水平。
節后客流恢復情況優于節前,返校返崗等剛需客流增長明顯。根據上海局集團提供的數據,1月7日至21日,節前15天發送旅客2384.4萬人次,日均發送159萬人次,同比增幅24.6%;1月22日至2月15日,節后25天發送旅客4374.1萬人次,日均發送175萬人次,同比增幅42.2%;相較節前大批高校放假較早,學生返鄉流被提前釋放,節后學生流、務工流占比明顯增加,區域區間人員流動較節前更為頻密,列車客座率顯著提升。2月10日至12日,長三角鐵路迎來第一波近50萬學生集中返校客流,2月17日至19日將迎來第二波近40萬學生集中返校客流。
曼谷航線火爆
初步統計,合肥機場春運期間起降航班1002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12萬人次,分別較2022年同期增長0.6%、5.2%,恢復至2019年84.3%、71.4%。1月27日(正月初六)為客運高峰日,當日進出港旅客達3.6萬人次。
國內航班加密了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烏魯木齊、哈爾濱、貴陽、廈門、桂林等熱門返鄉城市和旅游熱點城市航線。東航、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分別在合肥至廣州、深圳、哈爾濱等熱門航線更換空客330寬體機執行,滿足春運運輸需求。
國際客運方面,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合肥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線穩步恢復。1月16日泰國獅子航空恢復合肥至曼谷國際客運航線,1月23日越南越捷航空恢復芽莊國際客運航線,2月10日東航恢復香港地區航線。據統計,春運期間合肥機場共計保障國際及地區航班2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482人次。其中曼谷航線十分火爆,由合肥出港旅客每一班均在190人左右。
貨運方面,國際全貨機主要運行芝加哥、洛杉磯、阿姆斯特丹、大阪、仁川等航線,運送物品主要是手機、筆記本等電子產品,以及服裝和生產原材料等。今年國內貨物運輸較為搶眼的是螃蟹運輸。春運期間,合肥機場出港運輸螃蟹共703噸,比2022年同期增長221%,主要銷往廣州、深圳、海口、成都、重慶、昆明等地。
春運40天(1月7日~2月15日),全省高速公路出口總流量5394.0萬輛,日均出口流量134.8萬輛,同比去年春運同期增長13.5%。其中,客車117.9萬輛,同比去年春運同期增長16.2%; 貨車16.9萬輛,同比去年春運同期下降2.4%。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