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月15日刊發的“本報記者暗訪省城多地 發現物業管理比較突出問題”報道,在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圍繞這一話題,各小區居民討論熱烈,合肥市包河區銀杏苑便是其中一個小區。記者接到該小區居民反映后前往現場作了探訪。
問題一:道閘虛設 車輛能隨意進出
銀杏苑小區年代已久,屬于老小區,小區分7個區域,內有幼兒園、小學以及社區,設施復雜龐大。
15日下午,記者在小區南門看到,門口設有道閘,但道閘一直處在抬起狀態,來往車輛可以隨意進出,道閘邊無門崗,也無保安看守。
“這個道閘沒人管了,車輛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導致小區停車位更加緊張。”居民宋先生不滿地說。
消防通道被堵
商業街上車輛亂停放
問題二:亂停亂放 商業街好個“堵”
銀杏苑南門往北是一條百米長的商業街,但商業街上的亂停亂放現象隨處可見。
超市門口、修車店門口,車輛擠占人行通道,擁擠地方甚至只留下一米寬不到的空間,行人想穿過去都難。亂停亂放,有的車順向停,有的車逆向停;路邊停,消防通道照樣停。在小區58棟邊的一處消防通道,現場就被里里外外堵得嚴嚴實實。此外,部分商家也將攤位擺在路邊,百米長的小街既能看到晾曬的衣服,又能看到晾曬的咸貨,商業街早已擁擠不堪。
商業街道路本就不寬,加上兩邊停滿車輛,中間只有兩車道寬的空間供車輛通行,有時遇到車主再亂停路中央,商業街的交通瞬間便被堵死。
“一年到頭都是堵,整個小區業主們意見很大,可是得不到徹底根治。”41棟的張先生說。
飛線充電
問題三:飛線充電 多處可見“無人管”
因電動車飛線充電造成火災的悲劇,本報曾多次報道。然而,記者在銀杏苑小區內探訪時發現,該小區飛線充電情況泛濫,安全隱患很大。
記者在小區內隨機探訪了銀杏苑1棟、2棟、3棟、4棟、16棟,發現這些樓棟單元門門口都停放著多輛電動車,空中均有長長的電線從住戶家中垂直而下,有的插板放在地上,有的插板放在電動車上,供樓下電動車充電。
從遠處就能看到,黃色、黑色、藍色等各式各樣的電線和充電器或垂在半空或放在水泥地面以及綠化帶上,記者探訪時,還有多個電動車正在充電。大多數飛線充電的是兩輪電動自行車,還有一輛電動三輪車和一輛老年代步車也在飛線充電中。
現場,小區4棟附近有一處集中充電處,有10個充電插口,但是此處只有兩輛電動車在充電。與飛線充電相比,集中充電處明顯被“冷落”。
在樓道內,記者看到了“禁止飛線充電”的提醒標識,但提醒標識成了“擺設”。小區的居民劉先生說:“每天路過一樓看著那么多充電的電動車,都覺得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每次看到有關飛線充電起火的新聞之后,更加擔心。希望物業公司和有關部門能規范電動車充電,莫讓方便成了隱患。”劉先生說,亂拉電線,根本原因在于小區缺乏停車棚、電點等設施,導致居民充電遠、充電難。“因此,見有人拉線充電后就群起仿效了,所以,要改變這一狀況,一方面物業要加強管理;另一方面要就近、多點增設停車棚、充電樁,將便民服務真正送到小區樓下,才能根本上杜絕飛線充電的存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許家權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