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記者來到淮北相山區東部的綠金湖國家濕地公園,只見不時有飛鳥掠過湖面,碧綠的湖水隨風蕩漾,沿岸游客三五成群前來打卡,享受生態環境帶來的美好體驗。
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房屋坍塌、污水橫流的采煤塌陷區。綠金湖源于淮北礦業集團朱莊煤礦、楊莊煤礦采煤所形成的采空區,是地下水上升、聚集降雨和匯集地表水形成的人工塌陷湖泊。經過治理后,因采煤下沉塌陷被破壞的生態系統得到修復,臟亂黑臭的采煤沉陷地已變成了水清岸綠天藍的濕地公園。綠金湖是目前淮北市區最大的湖泊,也是全國地級市中最大的人工內湖,成為游客來淮的打卡網紅地。
“深改湖、淺造田、不深不淺種藕蓮”“穩建廠、沉修路、半穩半沉栽上樹”近年來,淮北市不斷探索治理路徑,截至2021年底,淮北市共治理沉陷區面積達21.21萬畝,治理率超過50%,全國領先。
截至2022年底,全市治理采煤沉陷區面積約21.9萬畝,全市總塌陷面積約42.5萬畝,總投入資金約157億元,治理率達51.5%。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