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合肥市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聚力打造公平公正、規范有序市場秩序,讓民營企業順心落地、安心發展。至2022年底,全市市場主體數151萬,其中民營經濟體突破146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7%,同比增長12.24%。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金融服務”模式,實現涉及企業開辦的“章、稅、銀、保、金、醫”等部門事項1個環節、1套材料、1個工作日辦結;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新增“證照聯辦”功能,實現“變更登記”網辦;陸續與11家銀行合作設立155個銀行代辦點,實現企業開辦就近辦、全城辦;同時為新設企業提供免費刻制五枚印章和全流程免費郵寄服務,推廣免費稅務UKEY并可在全市范圍內免費領取稅控設備,2022年7萬多戶企業享受開辦“零成本”。市場主體輕裝快進融入經濟發展。
打造公平競爭環境
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市覆蓋,圍繞濫用行政權力妨礙商品服務和要素自由流通、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限定或者變相限定交易、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規定等四種行為開展整治清理,全市共清理政策措施1221件,保留1203件,廢止16件,修訂2件,適用例外規定1件;審查增量政策措施363件,其中審查政府政策措施205件。2022年6月,合肥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作為2021年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顯地方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持續深化“小個專”黨建工作,全市建立“小個專”黨建聯系點115個,常態化開展為企服務活動。建成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16處,累計為全市各類市場主體減免費用3000余萬元,節約支出7400余萬元,帶動就業3700余人。在民生領域強制檢定和校驗計量器具3.1萬余臺,為1488家市場主體減免檢定、檢測等費用近2000萬元。推動民營企業參與標準引領,2022年全市制修訂國家標準89項,民營企業參與起草的占71%,行業標準15項,民營企業占80%;地方標準134項,民營企業占72%,團體標準137項,民營企業占75%。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