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哄抬價格、涉嫌銷售偽劣消毒酒精、涉嫌未經許可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涉嫌銷售侵權醫用防護口罩、涉嫌未經許可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生產醫用防護口罩……為進一步維護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市場秩序,提升產品質量,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2月2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選取了一批相關違法違規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2022年12月28日,青陽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青陽縣蓉城鎮美潔廚房用品批發部經營場所和倉庫進行執法檢查。經查,當事人銷售的消毒酒精(75%乙醇消毒液),標簽上無生產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執行標準等信息。執法人員現場依法扣押94瓶“消毒酒精(75%乙醇消毒液)”。12月30日,青陽縣市場監管局對被扣押的94瓶“消毒酒精(75%乙醇消毒液)”進行抽樣檢測,該產品酒精(乙醇)含量為32%,未達到其標注的75%(±5%)。當事人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相關規定,青陽縣市場監管局依法予以立案調查。
2022年12月21日,淮南市市場監管局在檢查中發現當事人王某在未取得經營許可資質的情況下,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EGENS 25Frascos*500ul新型冠狀病毒抗原試劑盒,貨值金額達100余萬元。當事人未經許可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淮南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將該案線索移送至淮南市公安局淮舜分局。
2022年12月27日,蚌埠市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稱別某某銷售的17箱“諾泰力”無菌醫用防護口罩系侵權產品。2023年1月2日至3日,蚌埠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成立聯合專案組,前往河南長垣、湖北仙桃、潛江開展集中查處,成功打掉三個制假窩點;趕赴江蘇常州、江陰成功查處兩處非法制造、銷售注冊商標標識窩點。辦案人員現場扣押侵權N95醫用無菌口罩50余萬只,查獲各類假冒注冊商標標識400余萬份,目前已銷售N95醫用無菌口罩500萬只以上、各類假冒注冊商標標識600萬份,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2022年12月20日,懷寧縣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稱徐某在懷寧縣工業園內未經許可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制售醫用防護口罩。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中一舉搗毀該窩點,當場查扣口罩11.9萬只、包裝袋9萬條。經查,當事人徐某于2022年12月5日以0.30元/只的價格從某醫療科技公司采購22萬只醫用防護口罩和1萬只醫用外科口罩,將其中11.9萬只醫用防護口罩轉運至懷寧縣工業園內租賃廠房中,自同月16日開始,徐某利用自行印制標注某醫療科技公司廠名廠址的包裝袋,對上述醫用防護口罩進行再包裝后,通過網絡平臺以0.46元/只的價格對外銷售。截至案發,成交28筆(均因物流中斷而未發貨),貨值金額54740元。當事人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懷寧縣市場監管局依法予以立案調查。
2022年12月25日,桐城市市場監管局根據12315平臺投訴,對桐城市康順大藥房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經查,2022年12月9日,當事人從“藥師幫”平臺購進50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進價為5元/人份,2022年12月9日至25日,當事人以18元/人份的價格銷售20人份,以16元/人份的價格銷售30人份。當事人在進貨成本不變或未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大幅提高藥品銷售價格,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桐城市市場監管局當場依法作出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