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劉某以“團購奶粉”名義詐騙數十名寶媽預購的“奶粉錢”,最終劉某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二萬元。近日,淮南田家庵區法院審理判決了這起案件。
“現在奶粉有團購優惠活動,要不要趁著便宜為孩子多囤點口糧?”、“寶媽,這次奶粉贈品很好,要不要提前訂購?”。
從2021年8月起,淮南多名寶媽在淮南市一大型商場導購劉某處多次訂購某品牌嬰幼兒奶粉,寶媽多是因為對方說門店有優惠活動,于是就想趁著便宜為孩子多囤點口糧,在劉某處分批多次預購了該品牌嬰幼兒奶粉。
劉某則要求寶媽們直接用支付寶或微信轉賬,需一次性把錢付清,才能享受相應的奶粉折扣。因寶媽們之前都有在劉某處購買奶粉的經歷,知道劉某自己也有孩子在吃奶粉,經常跟大家分享自己孩子喝奶粉的經驗。劉某能說會道熱情好客,大家都非常信任她。
但自從一次性將奶粉錢轉款給劉某后,寶媽們一直沒有收到奶粉。劉某卻以“奶粉贈品還沒到貨、最新日期的奶粉還在送貨中。”等等借口推脫搪塞。
直到各位寶媽微信、電話均聯系不上劉某時,大家才發現情況不對,到商場問詢才得知劉某早已從商場奶粉專柜離職。
經法院審理查明,劉某在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間,為非法獲利,利用手中客戶資源,虛構某品牌奶粉有活動等理由,通過誘騙客戶購買奶粉并私自收款的方式詐騙他人,以此方式20余次詐騙數十名被害人,總詐騙金額為七萬余元。劉某收到貨款后用于償還個人債務、個人消費等,并未將奶粉發給各被害人。
法官提醒稱,大家在遇到商品打折團購時,一定要認真甄別團購的風險,對于打著“親情牌、感情牌”進行過度推銷時,應當提高警惕,不要輕易上當;如遇提前預購預付大量貨款時,應當謹慎對待,以防造成自己的經濟損失。
張弦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