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路與方興大道互通立交。
快速路網漸趨發達、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新的一年,合肥大建設踏上新的征程,正在繪就波瀾壯闊的新藍圖,城市發展紅利也將惠及更多人。
藍圖:
加快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去年,合肥積極推進“3721”城市建設行動,提前完成“千億大建設”目標任務。記者從合肥市大建辦、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根據2023-2025年大建設初步計劃,今后合肥將著力加快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通過提能級,圍繞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引領合肥都市圈發展需要,強化對外互通和對內互聯,繼續拉開城市框架,全面實現“1155”大交通目標,實施新橋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合肥港初步建成區域航運樞紐,加快建設服務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
同時,積極惠民生,圍繞市民反映最集中的問題,彌補城市建設的短板弱項,基本構建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
2023年,合肥市將持續優化完善城市格局,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堅持體系設計、綠色低碳、適度超前、均衡高效,初步計劃實施大建設重點項目約1800個、投資超1100億元,編排綜合交通、老城區改造、公共服務、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城市運行安全保障、鄉村振興等多類工程。
暢行:
全力打通城區多條橫向快速路
城市交通布局,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改善。
出行順暢了,才能讓民心更舒暢。新的一年,合肥全面推進“1155”大交通計劃,加快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加速合肥都市圈建設,實現市縣一體化共進。
一方面,提速建設合新高鐵、新合肥西站,力爭開工建設合新六城際、北沿江高鐵合滬段。計劃建成滬武高速無岳段、雙鳳互通立交,加快大外環北環線、西環線建設,力爭開工南環線,新增高速里程90公里。
同時,城市快速通道路網進一步完善,建成文忠路、橋頭集路等工程,開工建設南二環西延、北二環西延、魏武路等,全力打通城區多條橫向快速路,新增快速路36公里,“五橫七縱多加密”快速路網加快形成。力爭新開通運營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和2、3號線延長線,運營里程有望突破200公里。
此外,持續推進市民身邊“斷頭路”以及優化區域交通的路橋項目建設,包括潛山路南延、淮南路改造、巢湖南路、天柱山路、深圳路、錦繡大道等一大批工程加速實施,向“10分鐘上快速路,30分鐘到達組團”的時空通達目標邁進。
注重城市主干道向縣(市)延伸,加快推動方興大道東延巢湖、宿松路南延廬江、蒙城北路北接長豐、合六路快速化改造對接六安,提升輻射縣域能力,全向拉伸城市框架。
美好:
建設更多公用事業及公益性項目
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補齊民生短板,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大建設“腳踏實地”的重要注腳。新的一年,合肥將加強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打造更多公用事業及公益性項目,提升城市承載能力。
今年,合肥市計劃建成市中心圖書館、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區(市中醫院)、市空港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和市口腔醫院濱湖分院、市智慧養老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合肥美術館、一中淝河校區、八中運河新城校區、合肥幼專梅沖湖校區、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市兒童醫院新區、市中心血站新站等工程。
同時,實施巢湖市長江供水工程,建成龍河口引水工程,加快引江濟淮工程二期建設,實現合肥市水源“兩主一備”格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水資源保障。加快建設環巢湖天然氣高壓管線,新建合肥(廬江)LNG應急儲備站等工程,建成合肥新能熱電聯產項目一期B標段、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供熱站等工程。
另外,扎實推進滁河干渠清水廊道、二十埠河綜合整治工程,開工建設西部組團污水處理廠二期、長崗污水處理廠三期、張洼凈水廠。建成合肥市再生水利用配置工程(一期)、小廟生活固體廢棄物處置中心等項目,推動創建國家“無廢城市”。
品質:
升級實施“一鎮五片”城市更新計劃
去年,城市體檢“合肥經驗”、片區更新“合肥做法”全國推廣,彰顯出獨具特色的活力。新的一年,合肥將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強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善居民生活品質。
一方面,編制完成城市更新規劃和建設導則,升級實施“一鎮五片”城市更新計劃,完成老合鋼片區危房搬遷,啟動大鋪頭、電機廠片區等更新改造,打造城市更新“樣板間”。另外一方面,提升美化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改造老舊小區117個,新開工棚改安置房7.7萬套、建成2.1萬套;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運河百里畫廊。
接下來,合肥市還將精細推動城市治理,啟動建設智慧合肥大數據平臺,建成“城市大腦”。常態化開展城市體檢,推進城市生命線向消防、電梯、建筑安全、地下空間拓展。深入實施城市治理“七項攻堅戰”,全面完成小區二次供水和消防無水小區改造,解危D級危房2.4萬平方米,改造供電自建自管小區120個。
為了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合肥市將堅持基礎設施等高對接、公共服務均等共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今年,力爭完成140個村莊規劃編制,改善27.5萬農村居民飲用水條件,改造131公里農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