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什么?是一家人團聚的喜悅、是走親訪友的濃濃親情、是品味舌尖上美味的幸福味道。春節臨近,安徽巢湖市各掛面生產加工點進入產銷旺季,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加緊生產晾曬,滿足節日市場需求。1月11日,在巢湖市臥牛山街道龜山社區大王村掛面生產加工點,從這里走出來的“絲絲”掛面變成“香餑餑”。記者注意到,偌大的院子里,一排排懸掛著的掛面隨風搖曳,如瀑如弦,潔白光韌,像一道道銀色的垂簾。閉目輕嗅,空氣中散發著陣陣面香,為臘月里的鄉村增添了濃濃年味。
巢湖掛面俏銷
上午10時許,大王村掛面加工點負責人朱立虎和家人已將加工好的掛面全部搬到院子里的架子上晾曬。細長的掛面如同瀑布一般從1米多高的架子上傾瀉而下,整整齊齊,雪白發亮,飄散著濃濃的面香。一排排整齊的掛面,在冬日暖陽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白光。今年65歲的朱立虎從事掛面加工生產已有30多年了,拌面、壓片、切絲......他對制作掛面的流程了如指掌。“平均每天能制作六七百斤掛面,我們的掛面主要在本地銷售,根本不愁賣。”說起這些,朱立虎臉上洋溢著幸福。
“有的加工企業用烘干機烘干,但像我們這樣的作坊,還得靠天吃飯。”據朱師傅介紹,所生產的掛面全靠太陽曬干,所以只有天晴可以制作,陰雨天、霧天都不行。朱立虎告訴記者,每年自重陽節開始,加工點對外加工銷售,一直到臘月,尤以春節前這段時間最為繁忙。
年味撲“面”而來
走進大王村掛面加工點,一陣麥香撲鼻而來,人們正加緊生產,產品將登上百姓年夜飯桌。朱立虎介紹,大王村掛面精選上好的筋麥面粉,對精面和精鹽的配比、自然晾曬的時間等方面都很有講究,稍有不慎,都會影響到掛面的質量和口感。正因如此,做出來的掛面才能拉細而不斷、色澤光鮮,宜于保存,且面細如絲、耐煮不糊、筋道爽滑,口味獨特,嚼勁十足。
冬日的合肥,陽光溫暖地灑在大地,剛到晌午時分,掛面就已經曬干了。朱立虎和家人開始將掛面從架子上卸下,然后鍘成小段,再用傳統方法進行包裝入箱。“大王村掛面在當地很有名,每天前來購買掛面的村民絡繹不絕。”朱立虎還未將掛面全部裝箱,電話鈴忽然響起來,掛掉電話,朱立虎笑著說,“你瞧,我這邊剛包裝好,那邊買面的電話就打來了。”
據了解,掛面為巢湖傳統特產,因“掛”含有牽掛、掛念的意思,掛面也成為當地人春節必備良品。當地老人慶壽,一定要做長壽面,取其長壽吉祥之意;小孩過生日,也要吃面,以求長遠吉順之意。春節即將到來,巢湖大王村掛面加工點需求量越來越大。陽光下,寬敞的院落間,飄溢著面香的細長掛面隨風擺動,沾滿了濃濃的鄉愁,更透著喜慶的年味。
(馬豐成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