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州市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與鳥類保護志愿者在湖區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一“國寶”到訪。經全國鳥類調查安徽分組專家仔細辨認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大天鵝。這是平天湖首次記錄到大天鵝,再次刷新鳥類監測的新紀錄。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大天鵝
“當時,她正在湖里覓食游弋,非常優雅。”池州市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尹莉介紹,他們和志愿者在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中的月亮湖開展調查監測時發現了這只大天鵝。
隨著氣溫持續降低,元旦新年過后,來到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越冬的珍稀候鳥“大部隊”已陸續抵達。主要包括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白鶴、小天鵝、鴻雁及省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雁、豆雁、斑嘴鴨、綠頭鴨等,鳥類總數達20000余只。
湖區內自由飛翔、游弋的小天鵝
監測顯示,今年已有24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集群光顧月亮湖濕地,這也是近年來記錄到的數量最多的一次。
據資料披露,大天鵝學名Grus leucogeranus,鴨科天鵝屬,較小天鵝體型高大,體重8~12kg,壽命20~25年。大天鵝分布于亞洲,冬季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及附近湖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此次大天鵝現身平天湖,分析其可能為迷鳥,將平天湖作為食物補給站稍作停歇。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小的鴨子——棉鳧
據尹莉介紹,2014年以來,位于池州市主城區的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月亮湖濕地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份都會迎來野生小天鵝等珍稀候鳥前來越冬,且數量在逐年增加。“白鶴、大天鵝、棉鳧等珍稀鳥類陸續現身平天湖,表明我市主城區生態環境日趨優良,濕地資源日益豐富,更加適宜珍稀野生鳥類棲息繁殖。”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