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聯不成春,有聯春更濃”,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把濃濃的年味和新春祝福送進萬家。1月11日,商報社區行走進合肥市包河區常青街道薛河灣社區,開展“喜迎新年寫春聯,揮毫潑墨迎新春”的志愿服務活動。此外,通過開展志愿者表彰活動,感謝廣大志愿者貢獻積極力量,助推社區和諧文明發展。
揮毫潑墨迎新年
“書法老師免費給大家寫春聯,大家快來領嘍!”社區工作人員話音剛落,新鮮出爐的春聯和“福”字,迅速被居民帶回家。本期活動設立在薛河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來自陽光公益服務中心、民生銀行包河支行、合肥市愛鄰社會工作服務社等單位紛紛加入進來。家住薛河灣社區的范育寶不僅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也是社區老年大學書法課程老師。3年來,他積極組織翰墨書法班常規教學,為每一位學員耐心指導,帶領大家每年開展免費送春聯活動,展示學習成果的同時也服務廣大社區居民。
本期社區行現場,范育寶和其他書法愛好者一起揮毫潑墨,為80余戶居民送去新春祝福,在濃濃墨香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即便隔著口罩,依然能看到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每年我都來拿春聯,新年換新字,祝愿來年有好運氣!”居民張阿姨高興地說道。此外,志愿者將“福”字和春聯還送往轄區老黨員、孤寡老人、特殊群體家中。讓“福”在大家的手上傳遞,將祝福傳遞,將吉祥傳遞。
凝聚力量共奉獻
“每個人付出一點點,社區生活將會變得更美好。”家住黟縣路的崔宏蘭阿姨是社區優秀志愿者代表,多年來,她帶動社區志愿者進行串珠、絲網花等手工制作活動并組織愛心義賣。在薛河灣社區,像崔宏蘭這樣的熱心居民還有很多。本期社區行現場,對2022年表現突出的志愿者予以激勵和表彰。
薛河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傳勁表示,這一年,志愿者是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宣傳員”、鄰里糾紛的“調解員”、社情民意的“情報員”,治安隱患的“排查員”,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繼續發揚志愿服務精神,共建幸福美好社區。隨后,PPT播放視頻2022年志愿者共同經歷的畫面。志愿者代表現場分享著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心得和收獲。
據悉,2022年薛河灣社區志愿服務行動累計150余次,服務時長累計660小時,受眾群體超3340人次。架起了服務群眾的連心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現場,社區還為志愿者們準備了體驗感滿滿的精美禮品用于年度積分兌換。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此次表彰活動,進一步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營造了濃厚的志愿者文化氛圍,提高了志愿服務在社區的影響力,搭建了志愿者展示自我和互相交流的平臺,有利于鼓勵志愿者繼續傳承和發揚志愿服務精神,也為2023年的志愿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莉 馮嬌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