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慶,有一個交付于上世紀末的開放式老舊小區,雖然年歲不小,但依然在努力煥發新生機。作為國家安居工程建設項目,紅旗小區始終是居民心中的溫馨家園。小區老舊、路面坑洼,那就申請改造;小區車位緊張,那就重新規劃,增設停車位;沒有資金加裝新能源充電樁和非機動車充電車棚,那就多方談判爭取,不收取任何費用地引入第三方服務公司進駐小區服務居民……
“老小區也有‘春天’,你看,我們小區不就越來越干凈整潔、越來越方便宜居了嘛!”
走訪回訪拉近距離,溝通順暢贏得信任
在紅旗小區,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矛盾曾主要源于雙方了解不足、溝通不暢。為化解雙方矛盾,紅旗小區積極創建“紅色物業”,并以此為抓手,搭建起了雙向溝通的平臺,通過挨家挨戶上門聽取居民意見,不斷走訪、回訪,有效拉近了物業與居民之間的距離。環境衛生、設施設備、安全保衛……在充分調研了解到業主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訴求后,紅旗小區的物業服務開始告別“只顧低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的舊模式,開始構建起“以滿足居民訴求為基準目標”的新體系。
為確保物業服務有序高效開展,小區安慶市安居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還簽署了年度目標任務書,以目標為導向,以業主中心,開始逐步贏得業主信任。此外,該小區還建立了“入戶拜訪和回訪”制度,隨著為居民解決的事情一件件增多,物業公司如今成了居民口中的“好鄰居”、“好朋友”。“以前總覺得物業離我們很遠,現在他會們經常上門問問我們可有什么需要,感覺就像家人一樣貼心。”居民張阿姨說。
直面問題多方聯動,排憂解難贏得口碑
作為老舊小區,紅旗小區曾存在諸多問題,如環境衛生不佳、公共設施維修困難、安全保障不到位、車位緊張等。這些問題,都不能憑物業公司一己之力解決,需要充分發揮多方職能部門的協同作用,共同推動問題的有效處理。
自2016年起,物業便開始與新龍社居委進行積極協調、爭取,經過共同努力,成功將小區納入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如今,改造后的紅旗小區硬件設施煥然一新:路面得到硬化,老舊管網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并加裝了路燈、監控和消防設施等。此外,小區里還增設了340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在改造過程中,小區物業直面問題,與屬地治安民警、城管等部門積極聯動,成立了聯動調解機制,遇到大事或難事,各方共同發力,合力化解難題。居民李先生感慨道:“以前我們小區環境很差,路面破損嚴重,房子也是經常漏水。現在好了,政府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物業也積極配合,小區變得干凈整潔,住在這里更加舒心了。”
除了硬件設施的提升,紅旗小區的“軟性服務”也有了很大升級。據介紹,“10分鐘到達現場、1小時解決常規問題、1天內形成特殊復雜問題解決方案”的“三個一”機制如今在紅旗小區落地良好,助力更加及時、高效地為居民排憂解難。
對此,居民王女士稱贊道:“有一次我家水管爆裂,物業很快就趕過來幫我們解決了問題,現在服務真的很到位!”
共創共建環境升級,好服務帶來幸福感
在紅旗小區,共創共建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新龍社居委與物業企業緊密合作,將工作人員分工細化,包保到每一個網格、每一棟單元樓。通過每日巡查樓道、定期組織清理雜物等行動,確保單元樓內無雜物堆積、無蜘蛛網、無亂堆亂放,樓道內無車輛停放。為從源頭上解決非機動車停放及充電難題,紅旗小區每棟單元樓前都安裝設置了非機動車充電端口,并進行了劃線管理。
“我們不光加大宣傳,每天也都會巡查,如果有發現進樓道及飛線充電的電瓶車,都會及時搬離、勸阻、處理。”據物業負責人介紹,經過長期堅持及習慣培養,如今小區亂停放及私拉電線行為有了極大改善。
在紅旗小區,“紅色物業”創建不止停留在宣傳層面,設立黨員示范崗、開展一系列結隊幫扶活動給居民所帶來的實打實的幫助,更是將“紅色物業”的理念植入人心,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認可與支持。居民趙奶奶高興地說:“我在這里住了20多年了,眼見著小區一點點地變得越來越好了,我打心眼兒里高興。現在我們小區又干凈,物業還經常上門服務,態度又好,我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是及時地幫我們,確實是越來越幸福啦!”
“金杯銀杯不如居民的信任和口碑,未來,我們將繼續在‘紅色物業’的引領下,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平臺,為居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物業相關負責人說。(文/圖 尋找安徽“好服務”小區活動策劃組 許家權 張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