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作為全球新型顯示產業鏈配置最齊全的基地之一,合肥新站高新區迎來一件大事。
全球首條搭載無金屬掩模版技術的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開工儀式在這里舉行。
該生產線設計產能為每月生產2290mm×2620 mm的中尺寸玻璃基板3.2萬片,總投資達550億元,由中國大陸第一家OLED產品供應商維信諾與合肥市投資平臺等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肥國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
這是安徽省今年以來新開工的投資額最大的制造業項目。
與液晶顯示屏幕相比,AMOLED是一種主動式自發光顯示技術。使用柔性AMOLED技術的顯示屏體積輕薄、色域廣、對比度高、功耗低,易于制造成可彎曲可折疊的屏幕。有了這種技術,手機可以戴在手腕上,平板電腦可以折成小本放進口袋,電視也可以像畫軸一樣自由舒卷。因此,柔性AMOLED 顯示技術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顯示技術。
投資規模大、技術路線突破性創新、有望對全球AMOLED面板供應格局產生重塑性影響,以及合肥市的堅定支持,都讓外界對該條生產線的開工頗為關注。
作者|豐 靜
編輯|湯 超
圖片|張 敏
“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
要了解合肥的這個“全球首條”,首先要理解一個關鍵詞——FMM,中文名為精細金屬掩模版。
在AMOLED顯示行業,AMOLED面板量產的主流方法是真空蒸鍍工藝。在蒸鍍過程中,會用到一種核心模具——精細金屬掩模版(FMM)。它是一層布滿了密密麻麻孔洞的金屬箔,直接決定著AMOLED屏的分辨率、顯示效果和生產良率。
這層金屬箔,既要薄,又要滿足高溫下極低的膨脹變形要求,是一種極貴的易耗品。目前,我國已擁有全球OLED一半以上的產能,但FMM供給幾乎全部來自日本的一家公司。一旦我國遭遇FMM的斷供,將會損失巨大。
并且,FMM由于過薄,中部亦容易產生形變,很難兼顧大面積、低重量、低熱膨脹系數的要求,也限制了AMOLED產線向大尺寸的高世代線進軍。
2023年5月,維信諾全球首發ViP技術,即維信諾智能像素化技術,將光刻工藝應用于AMOLED顯示像素的圖形化。
這是一種不需要精密金屬掩模版的三原色自對位像素化技術,摒棄了傳統的FMM蒸鍍工藝技術路線,解決了FMM費用高、交期長、起訂門檻高等痛點,打破了國外在OLED核心工藝上的長期壟斷,并帶來新的量產優勢,是超高性能、全域尺寸、敏捷交付的AMOLED量產升級方案,成為一項顛覆性技術。
根據維信諾測算數據,該技術可使AMOLED有效發光面積(開口率)從傳統的29%增加至69%,也可使像素密度提升至1700ppi以上。目前,針對ViP技術,維信諾目前已申請相關專利近500件,在13個方向形成整體專利布局。
“現在無金屬掩模版的ViP技術已經在6代線上完成了中試,各項參數指標均具備下一步量產的可能。”合肥新站高新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楊濤告訴記者,無金屬掩模板技術方案實際上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如果把握住了,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將一舉邁上世界最前端,走在技術最前列,“我們正在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目前看來,這條路是一條光明的路”。
“爆發前夜”
2018年12月,維信諾在合肥啟動G6全柔AMOLED生產線建設,這也是安徽省引入的首條AMOLED生產線。該生產線加上與之配套的模組生產線項目,總投資亦是550億元,是維信諾此前投資規模最大、裝備和技術水平領先的產業基地。2023年底,該生產線成功點亮。
新的生產線剛剛建成投產不久,維信諾為何選擇此時攜手合肥市,繼續大手筆“擴產”?
因為,既有技術突破,更有市場機遇。
“今年,全球新興顯示產業發展呈現明顯的上行趨勢,OLED技術迎來了它的黃金窗口期。”在項目開工儀式上,中國光學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分析認為。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市場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4.2億片,較去年同期增長50.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占比71.0%。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需求持續旺盛。
從2018年開始,維信諾出貨量逐年遞增,連續多年居全球前列,并與榮耀、vivo、小米、OPPO、谷歌、LG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建立合作。
“中國顯示產業在小尺寸OLED領域經歷了長期的跟隨、并行到領先的發展階段,現在,中尺寸OLED市場正處在爆發前夜。”梁新清認為。目前OLED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手機、手表等小尺寸產品,滲透率已經超過50%,中尺寸產品是OLED的增長空間。
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紅旗發布高端行政車型國雅,該車就搭載了由維信諾提供的全球首款滑移卷曲AMOLED車載顯示中控解決方案。14.2英寸的柔性AMOLED車載屏厚度僅0.80mm,為紅旗轎車吸睛不少。
高世代的AMOLED新產線可大幅提升中大尺寸OLED產品的切割效率和經濟性,還能通過技術升級帶動下游終端更新迭代,打造業務增長新動能。2023年,全球顯示巨頭三星、京東方相繼宣布了建設第8.6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
“合肥國顯生產線瞄準的也是AMOLED中尺寸市場新藍海,產品將覆蓋平板、筆電、車載、顯示器等多尺寸應用領域。”合肥國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海濤表示。
“卡位布局”
今年5月,合肥與維信諾共同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擬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區投資550億元,建設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攜手向生產效率更高的OLED高世代生產線進軍。
消息一出,便引發廣泛關注。“事實上,我們已經跟維信諾謀劃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從項目的技術論證到資金的投資架構設計,以及到建設方案,我們經過了長時間的充分論證研討。”楊濤告訴記者。經過省市區三級專家論證會后,合肥市堅定地支持項目建設。
合肥作為國內最早布局顯示面板制造的區域之一,新型顯示產業營收連續4年突破千億,各類面板年出貨量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在賽迪顧問發布的《2023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研究》報告中,合肥市居新型顯示十大城市第一位。
為保持新型顯示產業的持續競爭力,合肥多年來不斷布局搶占各類技術路徑制高點,形成了液晶顯示、柔性顯示、微型顯示、全息顯示、激光顯示、量子點顯示、Mini LED顯示多技術路線。
當前,合肥市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顯示之都。秉持著“產業不進是退,慢進也是退”的緊迫感,合肥市緊盯技術創新和重大項目建設。
“8.6代線也是目前全球柔性顯示技術最先進的代表,對新站高新區、對合肥乃至對安徽都意義重大。”楊濤認為,一條第8.6代線的規模將是第6代線的近4倍,項目投產以后,產值和經濟貢獻也將是現有6代線的2倍。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將讓合肥成為全球第三個擁有AMOLED高世代生產線的地區,進一步夯實了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的領先地位。
“新產線的建設不僅能助力合肥卡位布局新賽道,更將助力我國顯示產業占據全球高端市場,推動整個產業向價值鏈的上部攀升。”梁新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