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小包子
今年過年出門人多。網上看到,長沙一家網紅店排隊數千桌,成都一火鍋店開門就去等號,下午才能吃上,各大知名景點城市俱是人山人海……網友吐槽,大過年的飯都吃不上,只能在酒店吃泡面。看完會心一笑,誰又不是泡面大軍中的一員呢?
今年過年早,許多事壓在年前,一直忙到年二十八才略為消停。這時再計劃出去玩的事,已經晚了。早先答應孩子去哈爾濱看冰雕滑雪,再一看機票,單程單人漲到1300元,一家三口往返機票就要八九千。當即換了目的地,哈爾濱改長春。春節去長白山的人多,但去長春的并不多,返程走沈陽。加起來四千多元搞定全家往返機票。
大年初一,吃了早餐直奔機場。疫情過后,航司也恢復了供餐——胡蘿卜炒雞肉餐,酸酸甜甜,孩子吃得噴香,我吃得直皺眉。到了長春下午兩點半,機場租車去酒店,辦完入住稍事休息也就四點了。東北四點半天就黑了,我們也該出門去冰雪世界了。零下22度,起先我戴著口罩,后來發現這不管用,口罩分分鐘就結冰了!還是用大圍巾把口鼻嚴嚴實實掩住比較妥當。天冷,人餓得也快,但景區么,能吃的東西無非那些,漢堡烤腸面條。到底是東北,我在一個小角落意外發現了小份燉菜,價格也不貴。酸菜燉大鵝加兩碗米飯,四十元。鵝肉挺香的,甚至還有個鵝掌,我贊嘆著這景區餐可真不錯!萬萬沒想到,這可能就是我整個行程中最好吃的一餐了。
第二天領孩子去滑雪。滑雪場不近,拖拖拉拉到了,排隊換各種裝備,弄好進去已是中午。毫無疑問,又要在景區吃飯了。孩子對著木須柿子和鍋包肉疑惑地一連三問,這是什么菜?這怎么和我們那兒不一樣呢?這菜我吃不習慣啊?
當晚,我決心帶他們去吃頓好的。大眾點評搜索了半天,鎖定了好幾家店。幸而在出門前,我想要不要先訂個位子呢?逐一打過去,要么沒人接聽,要么告訴我,過年不開門。
酒店旁五百米有個商場。眾所周知預制菜,我一般不太愿意在商場吃飯。但此刻看起來也沒別的選擇。不料,剛步入商場二樓,保安無情喊道:下班了下班了!去四樓看電影走那邊直梯!什么?來吃飯的?沒有!六點下班關門了!
我們面面相覷。好在旁邊有個金拱門。炸雞薯條,孩子倒沒什么意見。
第三天中午我暗下決心,這兩天都沒吃到什么有營養的東西,我要點個海底撈外賣,燙點兒肉,燙點兒菜。住的是個公寓式酒店,有電磁爐和餐具可用。上午十點半,我們還在博物館呢,我就下好了單。
萬萬沒想到,吉林省博和科技館是相通的。孩子進了科技館后樂不思蜀,根本舍不得回去。海底撈是送到了,但人不在啊。眼看一點了,不吃飯是不行了。我帶著孩子來到了負一樓觀眾餐廳。啊,不出所料,要么盒飯,要么意大利面配雞排。沒什么可挑的了,吃吧。吃飯的地方叫作“咖啡簡餐”,我問有咖啡嗎?大姐麻溜地答,老妹兒,有沖的,你要嗎?
海底撈晚上終于吃上了。就著孩子口味,點了三鮮鍋。我心有不甘,又點了海鮮燒烤。大意了!這大過年的上哪兒進貨去?吃起來就不太新鮮。加上冰天雪地,送來的外賣早涼透了。所有食物里,孩子最中意的是一份揚州炒飯。
最后一天去了沈陽。這天我們分頭行動,我去遼寧博物館,孩子和他父親去了隔壁的科技館。一個人好說,博物館的西紅柿蓋飯隨便扒拉一口。到了這天,連平時不屑一顧的烤腸我都覺得美味了。下午四點,我們在酒店集合,發現孩子苦著臉。問怎么了?原來是餓的……科技館人太多,爺倆不耐煩排隊吃飯,自動售貨機里買了包仙貝兩人分著吃了。到這個點,可不餓得嗷嗷叫。
我說,媽媽來給你點菜!這頓多點幾個!你餓得走不動了?我們叫外賣!點了六個菜,送來之后我哈哈大笑。大概是春節備菜不足,點的護心肉燉粉條,變成了大肥肉燉粉條;蕓豆炒魷魚里不見一根魷魚,紅燒肉鵪鶉蛋里,沒有一個鵪鶉蛋。但此時我已經沒啥心理預期了,有菜有飯,還挑啥啊!
第五天回家了,中午,轉機的煙臺機場給我們發了免費的面包礦泉水和泡面。
過年出門,吃不好飯其實是大概率事件。洶涌的出行人潮和大多數人都休息,形成了天然悖論。和去南方的朋友們相比,我們的假期還算清凈,玩得也挺好。只是,回想起年三十在我爹媽那兒吃的年夜飯,當時沒啥胃口只隨便吃了點,真是可惜。早知道整個春節都吃不上一口正經飯,我在出發前,一定會多帶點吃的啊。
最可氣的是,因為天天吃垃圾食品,我還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