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合肥市發布首批“雙碳”專題場景,這也是合肥市公布的第三批專題場景清單。
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2020年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
2022年8月,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統籌提出支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的科技創新行動和保障舉措,并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做好技術研發儲備。
合肥“雙碳”有哪些機遇?在最新公布的一份《場景機會清單》上,合肥依托雙碳戰略布局,開放“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節能降碳增效、工業領域碳達峰、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省級碳數據一體化平臺”7個領域共20個場景機會,為雙碳創新技術提供示范應用環境。
合肥市同時公布的還有一份《場景能力清單》。合肥將圍繞能源替代、節能降耗減排、碳吸收與碳交易、跨界融合新業態等四大重點雙碳場景應用方向,廣泛征集全市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打磨形成了20個合肥優秀“雙碳”場景創新方案,在此面向全國推介,希望大家關注合肥企業,應用合肥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領域。合肥計劃圍繞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領域,聚焦高性能保溫、冷熱橋處理技術、低碳大棚太陽光熱轉換技術等建筑低能耗技術。
合肥將以中建工程設計、中安創谷科技園、中科合肥智慧農業谷等業主方為代表,開放長豐縣居民小區綠色能源試點、錦繡湖公園產能建筑、中安創谷三期可再生能源建筑、高壓開關廠生活區節能改造、新站利港喜來登酒店智慧儲能、智慧低碳草莓種植大棚等場景機會。
與此同時,“雙碳”場景機會還包括建立一個省級碳數據一體化平臺。圍繞構建省級碳數據一體化平臺,安徽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基于雙碳監測技術、數據融合與數據地圖可視化技術應用等技術需求,開放安徽省數字化智能化“雙碳”管理平臺場景機會。
合肥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歡迎國內外有合作意向的創新企業、創業團隊和科研院所“揭榜”,積極與以上場景開放機會的提供方開展對接合作。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