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在長三角區域互聯互通中起著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城市公共交通是推進寧馬交通一體化的重要內容。省人大代表、馬鞍山市公交集團2路車駕駛員劉霞建議,為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建議加快城際公共交通銜接,更加有效、合理地配置區域資源。
劉霞表示,目前長三角地區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和軌道交通兩大類,由于軌道交通投入大,需要具備的客觀要素多,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更大程度上要靠道路交通運營水平來反映。“當前,道路交通銜接主要以客運班線形式為主,城際公共交通發展相對滯后,通過對城際公共交通的優勢分析,推進城際公共交通建設,是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是地區實現協調發展、更多惠及民生的必然要求。”
作為一名有著28年駕齡的公交司機、公交線路領頭人,劉霞分析認為,與客運班線相比,城際公共交通具有票價低廉、運行時間固定、停靠站點多、運營管理水平較高等優勢,給乘客帶來了實惠、便利,又促進了毗鄰地區的相互交流。
“加強互聯互通,優化線網布局。”劉霞建議長三角地區交通主管部門積極協調溝通,加大對跨區域公交線路的政策扶持,由此增加的運營成本予以專項補助,同時推動長三角各省交通主管部門建立互聯互通機制,根據各地市公共交通發展情況和道路通行條件不斷拓展公共交通對接方式和對接范圍,為實現長三角交通一體化持續努力。建議邀請專業機構,統籌編制長三角城際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科學規劃線路,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客流需求,要加快對接解決城際公交問題,不斷提高城際公交覆蓋率。
劉霞認為,應當規范經營管理。她建議建立公交企業成本核算制度,明確成本費用構成,強化成本約束,對于政策性虧損建立補助機制,建立公交駕駛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逐年增加公交車駕駛員數量,提高待遇,保證城際公共交通健康穩定,保證行業安全穩定。同時,提高運輸能力。綜合考慮乘客出行需求和道路條件,合理規劃城際公交場站的布點規模,科學配置公交站臺,配套建設城際快速路和公交專用道,保證公交路權優先。
此外,還要加強行業監管。城際公交跨區域運行,在安全生產、行業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監管漏洞,一旦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管理雙方均面臨責任風險。建議日常運營中,嚴格制定有關安全規定,對始發點車輛加強安檢,探索實行實名制、隨車配備安全員等措施,保證城際公交的安全運行。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任逸瑋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