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記者從安徽省兩會新聞發布會獲悉,安徽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將于1月12日上午在安徽大劇院開幕。新一屆省政協委員現有739名,與上屆省政協相比,十三屆省政協增設了“環境資源界”,本次會議不再實行閉環管理,邀請來自五大洲11個國家的13名海外僑胞代表列席會議。
正式會期4天半 有六項議程
據了解,本次會議1月12日上午開幕,16日上午閉幕,正式會期4天半。其間,安排4次全體會議、2次聯組會議、5次分組會議、2次主席團會議和2次主席團常務主席會議,列席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
會議共有六項議程:一是聽取和審議政協第十二屆安徽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二是聽取和審議政協第十二屆安徽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三是列席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聽取并討論省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四是選舉政協第十三屆安徽省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五是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三屆安徽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六是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三屆安徽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十三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邀請13名海外僑胞代表列席會議
本次會議是一次換屆大會,將對十二屆省政協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對十三屆省政協工作進行謀劃部署,選舉產生十三屆省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
新一屆省政協委員現有739名,其中中共黨員292名,占39.5%,非中共人士447名,占60.5%;女性180名,占24.4%;少數民族人士42名,占5.7%;宗教界人士14名,占1.9%;非公有制經濟人士64名,占8.7%;新的社會階層人士34名,占4.6%;港澳地區人士35名,占4.7%;產業工人中的代表人士5名,占0.7%。
與上屆省政協相比,十三屆省政協增設了“環境資源界”,同時將“共青團安徽省委會”和“安徽省青年聯合會”兩個界別,合并設為“共青團安徽省委會和安徽省青年聯合會”一個界別,界別總數31個保持不變。
基于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本次會議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不再實行閉環管理。同時恢復以往慣例,邀請來自五大洲11個國家的13名海外僑胞代表列席會議,拓展海外朋友圈,會集更多同路人,一起參與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
豐富政協民主監督的安徽實踐
過去的一年,省政協積極探索,將監督職能融入各項履職活動之中,做到協商與監督相互貫通、一體發力,豐富了政協民主監督的安徽實踐,這也是去年工作一大亮點。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打造11件重點提案,提請省委書記領銜督辦,助力我省營商環境大幅爭先進位。組織4個督辦調研組,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30余場。集中征集暖民心行動相關提案30件,提出建議150余條,“提辦督”三方現場協商逐項辦理。
聚焦“民生工程實施情況”,開展視察監督行動。會同省民生辦,定期發布民生工程實施進展情況,發揮各級政協委員和民生工程監督員作用,組建省政協委員視察團,聽取情況通報,赴六安、滁州重點圍繞就業促進、放心家政、文明菜市三項暖民心行動實施情況開展視察監督。
運用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機制,開展社情民意監督行動。聚焦重點監督議題,策劃30個重點選題,共征集社情民意信息3222篇,編報《政協信息專報》26期、《社情民意》158期,省領導批示58期、90人次,發揮了社情民意信息完善決策、推進落實的獨特作用。
發揮委員移動平臺履職功能,開展委員微監督行動。加強與省12345熱線平臺技術聯通和工作聯動,常態化、全天候提交委員微建議。全年共收到微建議97件,審核受理91件,其中轉省12345熱線平臺辦理72件,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及其他方式處理19件,全部按期辦結并向提交者反饋,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