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肥東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肥東縣縣長王書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今年肥東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總量過1000億元。同時,龍興大道快速路、方興大道快速路一批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也將在2023年啟動建設。
啟動龍興大道、方興大道快速路建設
2022年,合肥建市以來投資最大的市政道路——包公大道高架歷時10個多月全線通車,長三角一體化安徽旗艦通用機場——白龍通航機場具備運營條件。明巢高速正式通車,G329合相路全線通車,改(擴)建縣道75.7公里、提質改造農村公路105.34公里。
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11座車站全部封頂、預計今年年底開通運營,6號線肥東段全面開工、預計2025年建成通車。合滁高速加快建設,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28公里。大眾路(裕溪路—肥東界)、四頂山路循環園段放行通車,祥和路改造、東方大道(橋頭集路—團結大道)主干道如期完工,繁華大道改造、火龍山路破土動工。
新的一年,肥東縣將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動態調整優化專項規劃,高質量開展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更新設計,強化城市天際線塑造,高標準對接合肥主城,明確建筑風格、色彩標識等控制要求,讓城市經得起遠眺、耐得住細看。
圍繞構建便捷交通體系,肥東縣將加快G329西大路(馬廠至巢湖界)、S92合滁高速聯絡線等國省干線建設,啟動龍興大道快速路、方興大道快速路、橋頭集路(繁華大道—方興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新安江路、白馬山路等24項綜合交通工程全面開工,岱河路東延、繁華大道改造等道路完工通行。
肥東縣還將優化城市微循環,依托“皖事通”服務平臺,加強智慧停車管理,啟動智慧交通超腦系統建設,開展路口設置及紅綠燈調整專項行動,用“小手術”根除城市暢通“心頭病”。
此外,肥東還將打造長古旅游公路、花園公路等精品旅游風景線,促進全域旅游串珠成鏈,讓游客在肥東感受詩和遠方。
鼓勵建設光伏車棚
在生態修復、綠色低碳發展上,肥東縣將加快十八聯圩濕地省級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建設,堅持“生態濕地+”,發展濕地經濟,探索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轉化路徑。圍繞“提效、增綠、改善生態環境”的發展目標,扎實推進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荒山復綠3000畝、森林撫育15000畝、退耕還林更替修復4000畝,爭創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肥東縣將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縣內光伏企業合作建設光伏車棚、屋頂光伏等,推動更多光伏應用場景落地,打造光伏應用強縣。
新增學位6500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3年,肥東縣將大力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推深做實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重點關注高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實施200戶居家適老化改造,讓老年人老有所安、老有所樂。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23年,肥東縣將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啟動建設東城實驗第二、第三小學和特教學校新校區,新建幼兒園4所,新增學位6500個。進一步深化合作辦學,擴大集團化辦學規模,加大區域間辦學交流,促進學校發展提質增效。
肥東縣還將推動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地生效,增加優質托幼服務有效供給,減輕群眾育兒壓力。
打造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2023年,肥東縣將完成縣博物館、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強化和睦書院運營管理,不斷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功能。加快推動包公故里文化園、浮槎山景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文化生態園等項目開門迎客。推進“15分鐘閱讀圈”建設,新(改)建8個城市閱讀空間,打造書香城市。大力發展夜間經濟,積極打造撮街、畈塘·拾吾舍等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通訊員 彭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