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除黃山市外,我省15個市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其中皖北阜陽、亳州、宿州等市已進入重度污染天氣,皖南城市多為輕度至中度污染。據介紹,從1月5日夜間開始,隨著西北氣流的逐漸加強,污染逐步向我省推移,根據空氣質量預報,我省自北向南將遭遇一輪重污染過程,短時會出現嚴重污染天氣。11日起隨大氣擴散條件轉好,空氣質量將轉為以良為主。
記者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1月5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位于我省偏西北方向的河南、山東和湖北等省份污染形勢十分嚴峻,其中,河南省除三門峽、信陽和開封3個市為重度污染外其余城市均為嚴重污染,山東和湖北2個省大部為重度污染,我省亳州、阜陽、淮北和宿州為中度污染。
1月5日夜間開始,隨著西北氣流的逐漸加強,污染逐步向安徽推移。據分析,受其影響,我省大部分城市會出現中度~重度污染,局部城市會出現短時嚴重污染,其間區域受大風天氣影響,可能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部分城市可能出現PM10短時高值。
1月6日上午10時許,我省皖北城市阜陽、宿州、亳州、蚌埠、淮北、淮南六市已進入重度污染,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市為重度污染,池州、銅陵、安慶等市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PM2.5。黃山市的空氣質量為優。
據了解,為應對新一輪重污染天氣過程,1月5日下午,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視頻會議,對近期空氣質量形勢及各市應急響應工作情況進行聯合會商。環保部門提醒,污染天氣請市民做好健康防護措施,兒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應當留在室內,減少戶外活動;一般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戶外活動應當采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根據空氣質量預報,1月6日,受西北路氣流影響,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間空氣質量以重度污染為主,短時嚴重污染,沿江江南為中度~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月7日~8日,大氣擴散條件一般,淮河以北空氣質量為輕度~中度污染,江淮地區以輕度污染為主,沿江江南為良~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月9日~10日,受偏北氣流影響,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間為良~輕度污染,沿江江南為輕度~中度污染,短時會有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月11日~12日,大氣擴散條件較好,全省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